徐渭,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和戏曲理论批评者,他的作品以笔墨间的大写意著称于世。《青藤书屋》一书中收录了他的多幅书法与绘画佳作:,* 他在《草書诗卷轴》(1547年)中运用了狂放不羁的行云流水般的运腕方式;在另一件代表作如“葡萄图”等作品中则展现出他独特的泼洒技法以及用色之大胆奔放的风格特点——这些均体现了其艺术创作中的大开合之势及对传统技法的突破与创新精神所在之处也在于此——“不求形似而求神韵”。
在中国浩瀚的艺术史中,明代有一位集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杰出人物——被誉为“青藤老人”的大师徐渭(1520年~约63年后),他以独特的创作风格与深邃艺术造诣在历史上独树一帜,他的画作不仅在当时引领了水墨大写意画的潮流风尚;更是在后世被无数文人雅士所推崇和研究。《人间词话》有云:“无听之音乃成其韵”,这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他在作品中那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以及那挥洒自如而又内敛深沉的美学追求。“借物抒情”、“情景交融”——这是对这位大师最贴切的描述之一。——本文将通过对其几幅经典作品的赏析来深入探讨这一位天才级人物的独特之处:
一. “泼彩淋漓”:山水中的意境之美 中国绘画史上,“四僧”(如弘仁)及八怪等名家皆有其特色但若论起真正意义上开创了大面积使用色彩进行创作的先河非莫过于我们今天要谈到的主角——“江南第一秀逸人”,作为一位极具个性的全才式创作者 , 他运用大量浓淡不一的水色相互交融合成了别具特色的视觉效果这种技法被称为‘没骨’或曰 ‘破壁’,其中尤能代表此风格的便是《黄山图》,在这件巨制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用极富动感的点染手法表现出了黄山的奇峰异石飞瀑流泉仿佛让人置身于真实的仙境之中又似是梦境般虚幻飘渺令人心旷神怡。”此外还有一幅名为 《溪桥策马 》 的小品也颇值得玩味 :画面上一匹骏马上坡而下 马蹄声碎 而远处群峦叠翠 山涧流水潺鸣 这份静中有动的处理方式使得整副画卷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高远情怀 。 除了上述两部外他还曾留下过不少其他佳构诸如:《竹林七贤》、《葡萄松鼠卷》、等等这些无一不是通过对自然界细致观察后加以夸张变形再辅之以大胆设色的结果从而达到了形散而不失神的至高美学标准! ###### 二 . 书法的情感宣泄 —— 从草书中看个性张扬 如果说国画画的是眼中所见之物那么行文则是心中所欲之事对于这样的一位多面手而言 , 其字亦如同他人格一般 : 不拘泥传统 、敢于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