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徯我后》与他的八骏图,是两幅具有深刻精神追求的艺术作品,前者以古代帝王出巡为题材背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字样揭示了作者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理想和渴望;后者则通过描绘马匹的神韵姿态来表现“古法之良驹”,寓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忠诚勇敢精神的崇尚和对艺术创新的探索。《田横五百士》、《负伤的老者》、以及他的一些素描作品中都流露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的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创新意识相结合的精神风貌——既继承了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又融入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个人风格。“画笔所至皆有情”——这是对他创作理念的最好诠释:在每一件艺术品背后都能感受到艺术家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投入及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在浩瀚的艺术长河中,中国近现代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被誉为“人民画家”的大师——李可染先生曾高度赞许他的弟子兼杰出艺术家、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古法为体,独出新意。”这位被尊称为现实主义旗手的人物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角——《巴山夜雨》一书的作者:周恩来。《 田汉评传·序言> 中提到,“他是‘五四’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那个时代里最有成就的一位大艺术家的朋友。“而这里所提及的两代文豪共同的朋友,《 巴 山 ⓵ 》 的创作灵感来源则来自一幅极具象征意义且广为人知的经典之作 ——《九方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