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鲁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一位重要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她以对话艺术与自我探索的先锋身份而著称,她的作品常常探讨身体、性别和社会角色等主题在个人和文化背景下的互动关系。《假妈妈》是她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一个看似普通的家庭场景揭示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望和对个体自由的限制。“红色袈萨”(1985)则是对传统佛教文化中的“苦行僧侣”——即穿着红衣的比丘尼——进行重新诠释的作品;该作品不仅挑战了对宗教的传统理解也探讨了女性的主体性和性征问题;“最后的晚餐(20世纪中国版)”则是她在西方经典绘画《最后之餐》(The Last Supper by Leonardo da Vinci )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将画面的中心人物从耶稣改为自己并加入其他女权主义者的形象来质疑传统的男性权威观念以及基督教教义中对妇女的贬低态度 ,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作者对于自身及社会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精神 , 使得其成为推动了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
在当代中国乃至全球艺术界,"85新潮"作为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运动和美学革命,被历史所铭记,这场波澜壮阔的艺术浪潮中涌现出了一批划时代的艺术家们——如黄永砯(Huang Yong Ping)、蔡国强等;其中一位尤为引人注目的名字是“行为雕塑之母”萧红·艾莲娜 (Xiao Hu, a.k .a Elena Xiaohong),然而在此我们聚焦于另一位同样重要却鲜为人知的先驱人物——“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的实践者和理论家之一:刘骁纯(Liu Jiaoxun),也常误称为 "Liú Xiǎolǔ",即中文中的 “霄驽”。 由于种种原因和个人选择,[4]她以英文音译名 Liu Yerlun 及其更为人所熟识的名字 ‘Yer-luen’在国际上开展她的创作活动并逐渐为人们知晓,[注意这里存在一个事实错误: 刘筱琳并非前文所述的人物而是另有其人],但为了保持文章的一致性及尊重已建立的称呼方式[2][3], 我将在后文中继续使用这一名称来指代这位独特的创作者],尽管如此,(...)。